close

 




 


前兩天的下午,發現小昊昊有點發燒的症狀,因為沒有燒的很高,所以就給他多喝水、幫他擦拭身體,後來他的體溫愈來愈高(超過39),綺異果想還是用1/2肛門塞劑讓他退燒比較好。在用過塞劑後,我就讓小昊昊坐在我的腿上,跟他玩遊戲、說說話,其間約莫5分鐘左右,小昊昊突然的眼皮眨呀眨、眼睛開始翻白,牙齒不停顫抖,四肢也不斷地抽動,這樣的景象快把我給嚇壞了!我有點慌,怕小昊昊去咬到自己的舌頭,確認他口中沒異物,二話不說就將我的手指頭給他咬,持續時間約30秒吧!小昊昊產生痙攣發作後,不一會兒就暈了過去,此時我已六神無主,抱起他飛奔到客聽,打電話叫我媽咪快來!我一直叫小昊昊的名字,不停地呼喚他,求他不要嚇媽咪~~沒多久,小昊昊醒來,第一件事就是狂哭,哭得我也快哭了起來我一直哄他,順便確認他身體的所有情況都沒事,等到我媽咪來後,我們把小昊昊放在床上,或許是他身體累了,馬上就睡著了


 


後來,我在小昊昊睡覺的其間(我媽咪陪著他)趕緊上網查資料,本來我懷疑是肛門塞劑使用不正確才會引發,後來在查資料的過程中,突然想到之前小昊昊得玫瑰疹時,醫生有要我注意「幼兒熱痙攣」的發生,我帶著不確定的想法再查資料,沒想到真的是熱痙攣的症狀,我趕快了解這症狀的情況,帶小昊昊趨車前往醫院給醫生看。


 


我事先沒和醫生說我覺得可能的症狀,我先將小昊昊發燒到痙攣的過程仔細告訴醫生,醫生在檢查過後,跟我說小昊昊是因為發燒燒得太快、太高(扁桃腺發炎),才會發生熱痙攣,而且通常5歲以下的小朋友很容易發生,而且以小昊昊12kg的體重來說,肛門塞劑可用到2/3(所以我的步驟應該沒錯! )。在詳細了解症狀後,醫生要我這幾天多注意小昊昊的身體狀況,盡量以先退燒為優先,如果有再次的痙攣發生,就讓小昊昊側躺,口中確定無異物,不要強行固定他的四肢,紀錄痙攣的持續時間以便醫生做日後檢查


 


幸好小昊昊看醫生回來後,遇上我這緊張兮兮的媽咪,24小時寸步不離,有事沒事就往他額頭確認有無發燒,白天他的狀況還好,倒是晚上發燒的情況還是存在,這兩天的清晨2-5點,我們家就上演媽咪拿濕毛巾追著小昊昊跑、小昊昊就負責狂哭特哭(他討厭濕濕的毛巾)的攻防戰!媽咪的熊貓眼雖然很嚴重,但是小昊昊只要好起來,再累我都願意~~


 


希望小昊昊的感冒趕快好起來,這次的經歷已經讓綺異果嚇掉半條命了~~


 


<後續觀察追蹤報告>


(070705): 小昊昊發燒情況已緩和,但是有點腹瀉,醫生已開藥服用。每餐奶的食量從300ml掉至240ml,會鬧脾氣,格外黏人。綺異果準備開水、退熱貼、冰枕、溫度計以防止小昊昊體溫過高。綺異果發現小昊昊臉上開始長一粒粒的紅疹。


(070706):小昊昊額頭已經不燒了,腹瀉也已經好了。每餐的奶量從240ml上升至270ml,脾氣偶爾鬧一下,但已慢慢恢復活動力。但是臉上的疹子沒有全退,身上也開始長紅色小疹子,感覺跟玫瑰疹不大相同,深深懷疑是德國麻疹 (大部分麻疹發生於嬰幼兒期,5歲以前),將於7/7再帶他去給醫生做確認。


(070707):小昊昊經過醫生詳細檢查後,確定是高燒過後的玫瑰疹,並非德國麻疹,而且約在傍晚左右,小昊昊身上的疹子已全部消失。看來綺異果雖然緊張兮兮,但是多點觀察還有疑問,來預防比較危險的狀況總是比較好的。真的謝謝所有關心小昊昊的格友們,有你們真好!




 






有關幼兒熱痙攣的相關資訊(摘自網路知識):


兒童發高燒有時會發生熱痙攣。熱痙攣(febrile seizure)的定義是發生在五歲以下兒童(六月前及六歲後很少)﹔通常發燒在38C以上﹔沒有神經系統之感染(如腦膜炎)﹔沒有其他代謝異常。熱痙攣原因不明,有些兒童有家族性,即家族中有人有同樣情形。痙攣症狀大多在發燒24小時內發生,特別是溫度急速上升時。大多數兒童在一次發燒病程中祇發作一次。發作時通常在15分鐘以下。發作多次、時間在15分鐘以上,要懷疑是否有其他引起痙攣的可能。此症之診斷主要是排除其他神經方面疾病。有經驗小兒科醫生可以臨床觀察診斷。


 



熱痙攣通常在小兒高燒後的24小時內,特別是前幾個小時內發生,是嬰幼兒全身性痙攣發作(seizure)最常見的原因。發作時體溫常高達攝氏39度或以上,往往在高燒竄昇時突然發作。發作時小兒的眼球常會往上吊,全身僵直手腳抽搐,意識喪失,嘴唇及指甲發紺。由於病狀可怕,且來得突然,常令家長心生恐懼,不知所措。但,這種發作通常不會超過十分鐘,甚至不到一分鐘就自己停止。


 


小兒在高燒時誘發熱痙攣的原因目前並不清楚,可能和小兒的腦部神經系統發育還不夠成熟有關。事實上,熱痙攣並不罕見,據統計,每一百個五歲以下的小孩當中約有3-4個有過熱痙攣的經驗。通常發生在九個月大以上,五歲以下的嬰幼兒。最常發生的高峰約在一歲二個月大到一歲半之間。


 


熱痙攣發作時,家長常會驚惶失措,而急著拿東西往患兒的口中塞,因為怕他咬斷舌頭;看他手腳抽搐,又急著想扳直固定他的手腳;或者急著餵他退燒藥。 這些都是很危險的動作!痙攣發作時,小兒自己咬到舌頭的機會很低,在他的口中塞東西沒有什麼作用,反而增加阻塞呼吸道或是吸入異物的危險。強行扳直攣縮的手腳對痙攣的發作不但沒有幫助,反而可能因之拉傷患兒。這時候餵藥已不容易餵入,而且可能增加吸入性肺炎的危險,也是不恰當的行為。


 


熱痙攣會自己停止,且不會留下後遺症,不需治療。但最重要的是必須追查發燒背後的原因。據臨床觀察,熱痙攣患者最常見的發燒原因是: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、玫瑰疹、及中耳炎。其他像泌尿道感染、急性腸胃炎、甚至預防注射後引起的發燒也可能誘發熱痙攣的發作。但最重要的是,有一些較少見卻嚴重,而且也會引起及發燒及痙攣發作的疾病不可忘記,如:腦膜腦炎、代謝性疾病引起的電解質不平衡、雷氏症候群……等。必要時醫師會安排抽血、腰椎穿刺脊髓液檢查、腦電波圖等來排除上述診斷的可能。

 


當熱痙攣患兒有如下特徵時,就需要特別去鑑別有沒有癲癇的可能


1. 痙攣發作的時間超過十五分鐘。


2. 單側或是不對性的肢體抽搐。


3. 年紀小於九個月大或是大於五歲。


4. 同一個發燒病程內發生過兩次()以上的痙攣發作。


5. 發作完後有單側肢體較無力的情形。


6. 有生長發育遲滯,或神經學檢查異常的現象。


7. 有癲癇的家族史,或有頭部外傷的過去病史。


 


(以上網路知識,如有侵權,煩請告知,謝謝!)

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綺異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7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