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


 


綺異果一直都很喜歡去故宮看展覽,以前沒車很不方便,現在自己會開車後,遇到還不錯的展覽就會去那裡晃晃。雖然沒啥文學素養,但是從小我就很喜歡這些東西文化的歷史文物,現在雖已經脫離學生時代很久了,有些數字年代也早忘得差不多,但是看展覽時,好像又重拾課本般,給予新的想像空間與思考模式,感覺也挺好的~~


 



↑ 其實真正會吸引我前往看這次展覽的是陳國公主的皇冠(高翅鎏金銀冠) ,真的是美得不像話,雖然沒有什麼寶石鑲嵌在上面,但它就是一件極美的藝術品。難怪館方入口處就先放這頂皇冠,讓人無法"不被吸過去"好好欣賞一番~~


 



↑ 展場的平面圖。其實裡頭的東西不很多,但是跟隨導覽員解說的話,就會覺得好像逛了很久,知道好多北方民族的種種。(綺異果是沒看「天龍八部」,只知道喬峰是契丹人,解說員連這金庸小說也說給我們聽,內容感覺好像變得有趣多了~~)




↑  金龍項飾(西元3~5世紀),金光閃閃~~不過這是複製品...


(館外要是放真的金子,應該不妥吧~~)




↑ 「鹿首布搖冠」,上頭鑲嵌幾顆美麗的寶石,更增添華麗的感覺~~


 


【以下資訊摘自於國立故宮博物院官方網站】


※展覽介紹:
遼咸雍八年 (1072年)秋,北宋著名的文學家、史學家蘇頌出使遼國。返國後寫下傳頌的〈契丹帳〉:

馬牛到處即為家,一卓穹盧數乘車。千里山川無土著,四時畋獵是生涯。酪漿羶肉誇稀品,貂錦羊裘擅物華。種類益繁人自足,天數安逸在幽遐。

生動地描繪北國風光和契丹人豪放的遊牧生活。除了蘇頌外,北宋出使遼國的使臣絡繹於途,其中較著如包拯、歐陽修、沈括、蘇轍等;他們都為後世留下遼契丹研究的史料。

契丹(Khitan)族源於東胡後裔鮮卑的柔然部; 「契丹」一詞原意,為鑌鐵的意思,象徵其族頑強的意志和堅不可摧的民族精神。契丹族在歷史文獻中,最早的記載於四世紀後期,最初過著遊牧和漁獵的氏族社會生活。

契丹貴族喜愛厚葬。墓葬中,墓主人從冠帽、瓔珞、腰帶、環珮等,全身穿戴金銀珠玉,莊嚴富麗;而大量的金銀、玉石、琥珀、瑪瑙、玻璃、陶瓷等等珍貴質材所製成的日用器皿,則羅列滿室,妝點出華貴的身份。雖然遼代中期的帝王多次下詔禁止以金銀器隨葬,但契丹葬俗裡仍以豐盛為要,所以遼代晚期墓葬中,三彩類器皿增加,華麗顏色搭配刻花或印花的圖樣,依然繁麗逼人。


西元907年,契丹迭刺部的首領耶律阿保機統一各部,即可汗位。西元916年,遼太祖耶律阿保機稱帝,建立「契丹國」。947年,遼世宗定國號為大遼,遼朝建立。西元1004年遼與宋朝訂立澶淵之盟,並與西夏結好,從而形成遼、宋、西夏三足鼎立的政治割據局面。遼共有九個帝王,政權統治時間長達210年。其疆域幅員遼闊,東至於日本海,南到天津市、河北省霸縣、山西省雁門關一線,北達今楞格河、石勒喀河一帶,西到阿爾泰山。

遼代的建立在中國歷史上最大的意義,在於突破歷史視野的格局,讓後世不再侷限以傳統中原的觀點看待歷史全面的發展;她在與中原和西方各國的交往中,融匯眾長,卓然有成,大幅促進了契丹政治、經濟和文化各個方面的迅速發展。但令人不解的是,當遼朝滅亡之後,為數甚多的契丹人卻似人間蒸發般的,在歷史中消失成謎。

《黃金旺族──內蒙古博物院大遼文物展》以內蒙古博物院所藏出土及傳世遼代文物為主,展品之精緻與內容的多樣,足以說明契丹遼在不同文化交流與融合中所扮演的角色。其中近年考古界所矚目的契丹三大墓葬所挖掘的文物,其精美的程度與獨特風格,在藝術工藝史上讓世人耳目驚豔。

※洽詢專線:02-2882-6232

※展覽官方網站:
http://www.mediasphere.com.tw/gold


 



ps. 陳國公主就是蕭太后的孫女(如果清楚歷史或金庸小說的人應該知道蕭太后是何許人也,聽說是個強悍的女人!),18歲就香消玉殞,她的附馬爺還是她的舅舅,年紀30多歲比陳國公主早走,兩人後來葬在一起,此棺墓遺址並沒有遭受到破壞,也正因為如此,考古學家才能更多方了解如何將這缺失的拼圖,讓契丹民族的歷史慢慢拼湊起來~~


 


 




↑ 來故宮不給它拍拍,太對不起自己了,而且天氣醬好說~~


 



↑  看到沒?去故宮後好像覺得自己的氣質有回來一點了~~


 
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綺異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) 人氣()